|
2018年1月26日下午,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附属中学1+3年级同学在学校多功能厅进行了生态科技冬令营学习的展示活动,为期三天半的冬令营学习顺利结束。此次生态科技国际STEM课程作为学校生态文明和科技特色校建设的一部分,由具有良好国际科教资源的美中科技教育促进会承担。
此次课程是美中科技教育促进会2018主题课程第一章,讲述我们生活的地球。这套秉承中国校内课程教学大纲,同时吸收国际科技教育先进方法的课程,秉承贯彻如下理念:巩固课堂学习内容, 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现象;增强动手能力, 将基础理念与工程实践相结合;拓展跨学科综合运用,启发受众用知识全方位解释交叉概念;英语学习 + 科技学习= 语言与科技的实践运用。
课程以气候变化为主线,融合环境工程,探究未来地球可持续性发展,进行跨学科综合学习。从大气最初成分探究开始,结合气候变化现象,探索气候变化的根源,研究证据,探索气候变化对动植物以及人类的影响,结合工程设计和计算机技术探索如何通过我们的努力作出反应措施、减弱人类对气候变化的影响、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。
此次课程体现了如下研究方法和特点:实验探究、数据分析、理解科学、综合实践;物理、化学、生物、工程、计算机跨学科学习;全英文资料背景、最新科技研究。
在学习中,每个学生作为团队的一员积极参与活动中,充分发挥个人想象力和创造力,通过团队合作解决方案。在此过程中,学生学会读取数据,解释数据,建模,深入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,衡量工具选择,分析相关性,建立科学逻辑思维。
在很短的时间内,每个小组的同学综合运用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和理论,充分利用英文原版参考书给予的启迪,进行了生态改进工程作品的设计和制作, 最后形成一个环保社区。作品包含基于冰面反照原理获取灵感的不同颜色的温敏材料的屋顶;具有疯狂想法直接除去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捕捉器;利用新能源设计的太阳能汽车和太阳能发电的风扇;为酸雨治理设计的汽车尾气处理器;从节水角度设计的简单但非常实用的家庭净化装置,以及充分利用降水的雨水收集器等。
在分享学习感悟时,同学们谈到,课程提高了自己对科学、技术和工程的认识,提高了对环境和生态影响因素、机理的认识,积极探索改进的办法,提高了在真实情景中跨学科运用的能力,提高了工程实践的动手能力,激发了兴趣,希望继续深入学习这些领域,获得了职业生涯启蒙。同学们非常喜欢这样的课程,也希望以后继续开展类似的课程。
全程关注此次冬令营课程的学校领导和老师,也非常赞叹同学们在短短时间内爆发的创意和热情,期待同学们以后能够继续深入研究,将项目学习进行到底,使生态科技的种子发芽并茁壮长大。
花絮
1-探索大气成分
2-有效利用英文原版参考书
3-了解光谱:探索暗箱之谜
4-数据测量与记录
5-比较不同能源形式-体验环境工程师
6-计算机技术、电子工程与节能探索
7-紧张的展示准备
8-学习记录与感悟
9-展示时刻
10-作品欣赏
关注我们 |
|